您当前的位置: 牛津答题 > 知识库 >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总结大全
初中物理力学公式总结大全
发布时间:2024-05-23 09:32

初中物理力学公式总结

一、力和运动

1. 牛顿第一定律: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,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。

2. 惯性: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。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。

3. 力的三要素:力的大小、方向、作用点。

4. 力的单位:牛顿(),简称牛。

5. 力的图示: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,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,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,箭尾或者箭头所指向的是力的作用点。

6. 重力:

①产生: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。

②方向:竖直向下。

③作用点:在物体的重心上。

7. 重力公式:G=mg m= G/g g =

9.8 /kg。注意 g 在赤道处小于

9.8/kg。在一般情况下,g取近似值10/kg。

8. 重力的测量工具:重力计(弹簧测力计)。

9. 二力平衡: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,保持平衡状态(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)。

10. 二力平衡的条件:两个力等大、反向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。

二、压强和浮力

1. 压力: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。压力并不都是重力,只有当物体平放且压力垂直于支撑面时,压力才等于重力。压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,用字母表示。

2. 压力的方向:垂直于受力面,并指向受力物体。

3. 压力的作用点:在物体的受力面上。

4. 压力大小与重力关系: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时,压力的大小才等于重力的大小,而压力和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。此时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于重力产生的效果,它使物体紧贴支撑面并对支撑面有向下压的作用,此时的压力和重力的施力物体不同,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产生压力的物体,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。

5. 压力的单位是牛顿(),简称牛。常用的单位还有帕斯卡(Pa),简称帕。1=100Pa。

6. 压强: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。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P=F/S 。 P 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(Pa)。公式变形为 S=F/P 。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及气体。(P-压强,F-压力,S-受力面积)

7. 增大压强的方法:①增大压力;②减小受力面积;③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。

8. 减小压强的方法:①减小压力;②增大受力面积;③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。

9.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: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;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;③在液体内部,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;④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,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质量、体积等因素有关,计算液体内部压强常用 P=ρgh 。 P 的单位是帕斯卡(Pa),ρ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(kg/m3),h 的单位是米(m)。

10. 连通器原理:连通器中只装同种液体,当液体静止时,液面总相平。(容器底和底面上各点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)例如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、自动喂水器、洗手盆的回水弯管等都是连通器原理的应用。